水富:聚集新能源产业 扎实做好“产”的文章
依托水富港万里长江第一港口的区位、交通优势,水富市抓招商、强服务,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主导产业,扎实做好“产”的文章,工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现场 昭通广播电视台记者 苏燕
(相关资料图)
我身后这片施工场地,是2023年正在建设的年产7万吨的项目,占地面积是70多亩。
这是记者今年3月27日在云南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时的画面,两个月过去了,记者再次前往,发现当时的建设工地,已经变了一个样子。
水富融媒记者 田枭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上次我们来采访的地方,可以看到我们整个工厂(厂房)的建设已经到了“断水”这个阶段,“断水”的意思就是说要做雨水的隔离,这标志着我们整个厂房的建设进入了尾声。而且可以看到我们的这些生产设备也逐渐地在进入厂房内进行安装,这体现了水富发展产业的决心,也体现了水富发展产业的速度。
云南中晟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在今年八月底建成投产后,两期总体产能将达到13万吨,产值达到40亿元。
云南中晟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王成全
明年我们将开始建设20万吨项目,预计2025年年底建完,将形成总产能33万吨、产值在10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2000人以上。我们建了一期,又建二期,准备扩建三期,这得益于营商环境的好,给我们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
云南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滇、川、黔、渝中心位置,是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沿和窗口。总规划面积7.44平方公里,可开发用地约5400亩,布局水富港、临港物流园、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基地,形成“一港、一园、一基地”格局。
为了让有限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水富市立足新能源电池材料这个主导产业,采取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推动经开区走上高质量招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水富市副市长 欧锡海
围绕锂电池方面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等这些环节,我们招商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同时我们的产业链更健全,目前我们的负极材料方面,把云南省(负极材料)空白,全部填满,补链上,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个很完整的状态。
为了让引进来的企业尽快入驻达产,水富市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专班运作模式,解决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厂房建设等要素保障的问题;采取“投资人+EPC”投融资模式,以2亿元专债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金以及产业基金20亿,建设经开区的“六通一平”。
位于经开区楼坝片区的云南盈和年产两万吨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在专班要素保障下,去年初开始洽谈,目前已经进入了试生产。
云南建投第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直管部总工程师 马荣富
我干工程有20多年了,应该说是在这个工程是速度最快的。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2022年5月30日以前必须把L1地块的用地使用权交付给盈和科技使用,就是在克服高温,还有工期双重压力之下,机械采取两班制,人员采取三班制,加班加点,确保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能按时入驻。
云南盈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元斌
项目从2022年1月正式洽谈到签约仅用了28天时间,还包括了中间的春节,项目落地之后仅用了两个月就实现了项目所有前期的能评环评以及所有的证照的办理,目前项目一期已进入带料是试生产阶段,预计于2023年下半年实现正式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到2025年将实现产值超百亿元。
今年4月底,水富港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全面贯通,水富港“水铁公”多式联运也将投入运行,将为水富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昭通高投水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东晓
招商引资、落地,(企业)大宗物资的运输就水路特点比较优越,一个是量大,一个是价格便宜。
昭通高投水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涛
水铁联运,就可以把市场辐射到整个长江流域,把水富周边区域相应的产业进行一个带动,能够形成铁水无缝衔接,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水富。
目前,水富市正着力打造形成以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铝箔及新能源卡车换电站为主的建链补链强链延链项目,而有了水富港的助力,水富的产业工业发展将会突飞猛进。
水富市副市长 欧锡海
依托水富港,预计我们在十四五末的时候,我们新能源电池业方面应该是在3年之中翻3翻,也就是说我们在2023年的时候产值是能够实现30个亿以上,在2024年的时候我们的产值能够实现80个亿以上,2025年的时候产值至少实现200亿以上。
来源|昭通台 苏燕 孙贵波 水富融媒 田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