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 正文

怎样让消费“马车”跑起来? 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

2023-05-26 11:57:27 来源: 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推动文旅消费等,随着这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消费市场明显回升,尤其是以餐饮业为代表的接触型服务业和聚集型消费大幅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8%;营业性客运量成倍增长,电影票房也大幅增加。


【资料图】

热腾腾的“烟火气”再度回归,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底气和信心,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比去年全年明显回升,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回暖的背后隐忧犹存。《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从国内看,疫情“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消费复苏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如何看待下一阶段的消费形势?全年消费恢复向好有哪些有利条件?有效稳定消费增长有哪些举措?针对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对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进行了专访。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居民旅游、出行、就餐等需求进一步释放,带动相关服务消费行业快速恢复;直播带货以及一些新的网红消费模式,对消费的带动也在逐步增强。如何看待当前及下一阶段消费形势?全年消费恢复向好有哪些有利条件?

叶银丹:当前,中国经济仍在持续恢复过程中,未来消费有望随着经济恢复而保持较好恢复趋势。“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说明当前线下消费已经恢复到和疫情前差不多的水平。从全年经济恢复趋势来看,一季度的增长是经济的“修复”,4月和5月是经济的“恢复”,真正的强劲反弹,特别是消费的反弹可能在下半年出现。

全年消费恢复向好的有利条件如下:一是今年经济总体恢复向上。虽然当前失业率问题值得关注,但工业、服务业恢复较好,未来失业率有望逐步下降。同时,居民的收入也会随着经济的恢复而恢复,有利于增强消费的信心和预期。二是政策会持续支持消费恢复。今年经济的恢复主要依靠消费的恢复,各地区各部门今年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推动文旅消费等。随着这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持续扩大。三是政府导向支撑消费恢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支持就业、扩大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国家对就业的支持力度会不断加大,有利于夯实消费恢复的基础。

《金融时报》记者: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的背后,不仅有政策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金融力量的赋能。下一步,金融机构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精准发力,助力消费热潮延续?

叶银丹:下一步,金融机构要助力消费热潮延续,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倾斜信贷资源。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撬动作用,应针对老龄群体、学生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等不同客群需求,有重点地开发有针对性的消费金融产品,实现精准促消费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二是利用金融推动旅游餐饮等服务业恢复发展和扩大规模。一方面,可以发放专项贷款建设特色旅游项目,帮助旅游产业恢复和扩大规模,更好地适应当前居民增长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适时发放消费券,推动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型消费持续增长。通过助力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恢复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振社会经济发展信心。

三是积极创新服务,深挖信用卡消费高频场景。信用卡连接着商家与消费者,在全国大力促消费的背景下,信用卡能积极助推消费升温。一方面,可以围绕用户需求推出丰富多样的消费回馈活动,全方位满足持卡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针对消费者信用卡大额消费需求,可以创新业务场景。

四是科技助力优化服务环境,强化新型消费信贷支持。一方面,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加大信贷投放精准度,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产品,促进消费提质;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支付服务环境,推动与电商合作,优化移动支付等相关收费,降低中小商户支付服务成本。此外,依托数字经济简化业务办理手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体验。

五是丰富涉农金融产品,优化农村信贷资源配置。一方面,调整农业信贷结构,支持农村开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大对现代农业、农村新型服务业等产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另一方面,扩大农村消费信贷支持的对象和范围,积极丰富涉农金融产品,建立与农业生产周期和特点相匹配的消费金融产品。

《金融时报》记者:居民就业和收入改善对促进消费意义重大。一方面,目前居民消费意愿主要体现为旅游和出行等补偿性需求,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振;另一方面,16至24岁人口失业率走高,就业市场仍有待企稳。这一现状对消费有何影响?从长期来看,如何改善居民就业和收入,提振消费信心和能力?

叶银丹:年轻人失业率较高,短期内可能对消费回升产生一定制约。但当前政策在不断加大力度稳就业,尤其是把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保障放在重要位置。未来,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失业率有望逐步下降,为未来消费进一步恢复奠定更好的基础。

从长期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居民就业和收入,提振消费信心和能力:一是保障就业优先政策力度,通过稳岗扩岗政策来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的复苏和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让消费这辆“马车”真正跑起来,更大群体即期消费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解决低收入群体和无收入群体的消费问题是关键,这其中的核心就是就业、创业、创收。

二是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扩容。随着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绿色消费、养老、托育服务等消费逐渐成为消费新的发展热点。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正成为相关企业投资的重点领域,可以结合数字科技,积极推动养老、医疗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带动新的消费热潮。

三是精准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一方面,可以针对普通个人客户的住房装修、旅游、大额耐用消费品购置等需求开发消费贷产品满足个人日常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紧抓当前消费恢复向好势头,优化消费信贷供给,提高零售信贷的可得性和便利度,适度降低融资成本,助力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新增长点培育。

四是完善县域商业服务体系,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县域农村“衣食住行”消费呈现全面升级,农村地区的饮食更讲究、居住更舒适、家电更智能。在“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扶持下,农村地区线下与线上生活服务均发展迅猛。提升农村服务环境有利于推动服务消费向农村市场的延伸。

五是稳定汽车、家具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在继续实施绿色消费补贴等政策优惠的基础上,推动政府补贴与企业降价相结合,有效形成政策合力,加大大宗消费领域让利力度,促进大宗消费平稳增长。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