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作者:苏春婷
“四千”精神,是改革开放初期江浙民营企业家、创业者所展现出来的勇于变革、善于拼搏的群体品格,即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深刻理解“四千”精神内涵,身体力行、担当作为,书写青年人敢拼敢闯、奋发图强的绚丽人生。
走遍千山万水,实践方能出真知。当年浙江民营企业家不怕路途远、不怕有危险,用一根扁担也能把货挑到西北的戈壁滩,冒着炮火也愿意出国做生意。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走遍千山万水,才能厘清各种情况、穷尽一切可能。青年党员要学会用脚步丈量民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走出文件堆积的“工作案头”,走进人民群众的“田间地头”,一步一步探索、一点一滴积累,听民情、察实情、晓区情,做接地气、冒热气、有泥土气的青年干部。
说尽千言万语,交流方能“心连心”。不论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面对企业,还是社会治理、矛盾调解面对群众,沟通交流必不可少。青年党员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想说、能说、会说,敢于跟群众、企业打交道,善于把握时机、主动寻找契机,在说尽千言万语中寻找合作的可能。要敞开心扉、设身处地与群众交谈,话要说到群众心坎儿里,多听、多看、多说,在说尽千言万语中补足做群众工作的短板,积累处理应对突发矛盾的经验。要敢于说真话、说实话、说服务对象听得懂的话,通过交流拉近与服务对象的距离。
想尽千方百计,坚持方能赢得胜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的韧劲,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在挫折面前迎难而上,在困难面前越挫越勇。要开阔思路、敢于创新,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善于多角度设问、全方位思考,不断在实践中寻求最优解。要有“不怕千万人阻拦”的“倔强”,遇事多作“应不应该”的价值判断,再想方设法解决“可不可以”的技术判断,在风浪当头勇做“弄潮儿”。
吃尽千辛万苦,拼搏方能见彩虹。“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是浙江民营企业家创业时常有的事儿,他们为了创业勇闯天涯、四海为家,最终才能看到风雨之后的彩虹。青年党员要不怕苦、能吃苦,甘当老黄牛、孺子牛,敢于到边远、艰苦、欠发达地区实现人生价值。要拒绝做“躺平式”干部,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拼搏精神,真抓实干、善作善成。要一步一个脚印,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苦越向前,以青春之我和吃苦精神书写人生华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