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 正文

武冈:“林长制+防火”,实现监管无空白

2023-08-22 19:05:09 来源: 央广网

近日,湖南省武冈市委、市政府在市委党校举办林长制和森林防灭火工作推进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会,市直23个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18个乡镇(街道)的乡镇长(主任)、林长办主任及299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近400人参加专题培训。这是武冈市针对入秋以来持续晴热高温干旱天气,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防火的誓师动员。


(相关资料图)

森林防灭火工作推进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周爱华 供图)

今年来,武冈市积极创新“林长制+防火”新模式,全面落实“四个三”新要求,联防共治,群防群治,全力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翻身仗”,实现了“监管无空白、域内无火灾、人员无伤亡”的“三无”目标。

落实“三级”同力

落实“处级干部包乡镇、科级干部包村、村干部和护林员包林区、公安机关包违规用火案、督导组包追责问责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确保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扑、案有人查、责有人担。

着力抓实林长巡林。市级林长主导、每月巡林一次,乡级林长主责、每星期巡林一次,村级林长主业、每天巡林一次,发现问题、即时解决,确保日常火情不出村、一般火灾不出乡、较大火灾不出市;特护期间,市乡两级林长、副林长坚持每天督导一次防火、调度一次工作。针对基层林长普遍存在的“不敢打、不会打”的突出问题,聘请省市领导、防火专家来武冈讲课,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战指挥演练,提升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能力。

着力抓紧“四员”履职。去年,武冈市采取“一长四员”进村组,“四不两直”查问题,“一单四制”抓整改,“六亲不认”严问责,在极端高温干旱之年,确保了全市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今年,该市采取全员下沉、分片包干、同责同罚机制,进一步强化“四员”(生态护林员、科技员、监管员、执法人员)防火履职。要求“四员”每天对网格林情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做好防火、防盗、防病虫害、防毁林占地。优化队伍管理,落实绩考措施,巡林“打卡”既看巡护时长、又看问题解决,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对不能胜任的果断调出。

着力抓好“防火自治”。建立防灭火以“村为主”机制和“十户联保”措施,持续开展“敲门行动”,引导群众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互相救助,全市防火政策入户宣传率100%、知晓率100%、防火承诺书签订率100%。发动群众制订乡规民约,开展防火自治。鼓励将失火人员罚金作为扑火开支和误工补助,支持对违规用火人员开展家人帮教、张贴检讨、广播批评等措施。

落实“三重”管理

森林防火点多面宽 ,切实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地段”“重点设施”的管理。

管控“重点人群”。99%的森林火灾是人为引发、90%的森林火灾是生产用火引起,森林防火的关键在防人。该市从实地调查出发,把管好“四类人”即农村勤快人、户外发烧友、痴呆傻人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作为森林防火的主责主业。建立“重点人群”台账,实施“包山蹲点”“包村盯人”战术,一对一、点对点,对重点人群盯死看牢;重点盯住“四件事”,即农事用火、祭祀用火、野营野炊、抽烟放炮等,做到不留死角、不出空档。

管住“重点地段”。把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陵园墓地、生产作业场地和火情多发村组作为森林防火的重点地段,强化“驻村、驻点、驻山”措施,筑牢第一防线。特护期间,要求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每天早晚带队巡逻,驻村干部吃住在村、防范在林;落实驻点干部全天候值班值守,对可疑人员和行为及时劝阻;强化驻山人员立站设卡、落实扫码(防火二维码)进山制度,加强严防死守,坚决把火种堵在山下林外。

管好“重点设施”。把林区生产企业、高压线路、变电器站、通信基站等设施设备的运行安全作为森林防火的重点对象,强化行业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林区生产企业定期开展设备设施检修,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力度,建立隐患排查整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督促企业在工程建设中落实防灭火设施“三同步”(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要求。

落实“三建”基础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周仲斌 供图)

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姜小成 供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林火阻隔系统和消防蓄水池建设。武冈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生物防火带46.8公里、隔离带157公里、防火道16.2公里、蓄水池1560立方米,分别占省定任务的71.6%、286%、117.4%、112.3%。投资95万元,利用电信铁塔建设防火视频监测系统。全市建成热成像预警点位109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将铁塔防火预警监测系统与林长制“一长四员”巡护系统并联,实现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大幅降低了火点隐患。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推动资源向乡镇集中,力量向村组倾斜。在建强市森林防灭火专业化队伍的基础上,每个乡镇场建成一支3050人的半专业化队伍,作为扑火常备军;防火特护期,各乡镇场组织35人的专业巡逻队,每人一台摩托车到各村各山头流动巡视,与护林员的固定巡护结合。每个村建成一支30人的群众义务扑火队伍,与乡镇队伍联合作战。开展防火队伍大练兵,坚持市里集中练、乡镇实地练,确保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加强实战装备建设。按照实战化要求,市政府尽力而为,统一为全市队伍换发森林防灭火装备设备,不断提升扑救能力。每支乡镇队伍配置了“老三件”(打火鞭、割灌机或油锯、风力灭火机)、“新三件”(无人机、喷水枪、高压水泵)和“三辆车”(运兵车、工具车、消防水车),让半专业队伍用上了专业化装备。给予村组义务扑火队伍必要装备,为每个护林员配置一台护林三轮车、单兵扑火“三件套”(打火鞭、喷水枪、风力灭火机),确保队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落实“三联”机制

建立林缘可燃物联合处置机制。武冈市采取“疏堵结合、联合处置”方式,加强对野外违规用火的严厉打击,同时加强对林缘(林田、林土、林坟、林路交界处)和高压线路可燃物(秸秆、茅草、树枝、落叶等)的科学处置。一方面,由农业部门、招商企业将可燃物回收“五化”(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或者由环保部门回收(燃料化)焚烧发电,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另一方面,在乡镇政府和专业部门(林业、应急、民政、电力、农业农村等)的监管指导下,对林缘100米、高压线路50米内的可燃物砍柴割青后计划烧除,形成林缘、线路无可燃物的隔离带闭环。

完善边界联防联控机制。出台《武冈市护林联防联控规定》,落实火情“快报、快应、快处”机制,推动乡与乡、村与村之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森林火情(灾)发生后,所在村负责人和扑火队伍、护林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乡镇半专业扑火队伍15分钟内集结现场,乡镇负责人半小时内赶到现场;火灾一小时未扑灭的,市专业扑火队伍前往扑救,市森防指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将火灾扑灭。

落实火案联合查处机制。压实乡镇执法大队、基层派出所和市森林公安责任,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全社会形成震慑。实行“一案双查”,既查失火纵火人,又查包片负责人。对火灾案件及时复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同时将典型案件的查处向全社会公布。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对将防火工作一“文”了之、巡林一“拍”了之、问题听之任之、处置大而化之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追责问责。(向更生 王歧民 杨斌)

关键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