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摄制:记者 叶焱焱 实习生 韦柳娟
小雪节气悄然而至,它标志着寒冷天气的正式开启,此时阳气潜藏。记者专访了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瑾明,探寻小雪节气后的养生之道,其核心在于顺应“闭藏”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做好“藏”与“补”的功课。
起居养生首重防寒保暖与规律作息。黄瑾明教授强调,需及时增添衣物,重点守护头、颈、背、脚等易受风寒侵袭的部位。“寒从脚起”,每晚用热水泡脚并按摩涌泉穴,可有效温补肾阳。睡眠上应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睡眠。
饮食调养讲究“温润益肾,清内火”,需兼顾补肾与防燥。冬季宜“增苦少咸”,减少盐的摄入以护肾,适当食用苦菊、芹菜等苦味食物,清热降火且固肾。同时多吃牛肉、羊肉、桂圆、核桃等温性食材御寒,搭配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补肾益阴。温补之余,需辅以银耳、百合、梨等润燥食品,避免因温补过度导致“上火”。羊肉萝卜汤补而不腻、黑芝麻糊滋补肝肾、山药粥健脾益肾,都是小雪时节的经典食疗方。
精神调摄需静心养神,规避“冬季抑郁”。冬季光照减少,万物萧瑟易让人情绪低落。晴好天气多到户外晒太阳,尤其晒背部督脉,可温通阳气、改善情绪;也可培养听音乐、练书法等静趣爱好,或与亲友倾诉交流,排解不良情绪。
运动保健宜静不宜躁。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外泄,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瑜伽等舒缓项目,在太阳升起后至日落前进行,以微微发汗为度。
此外,小雪时节需重点预防心血管与呼吸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按时服药;外出做好防护;按摩鼻翼两侧迎香穴可预防感冒。
在这寒凝初至的时节,遵循“藏阳护阴”的养生原则,便能安稳度过初冬,为来年健康筑牢根基。
2025年11月22日《广西日报》6—7版“二十四节气·寻味广西|小雪”版面截图。

